top of page

臺北藝穗節2015

《我的50呎豪華生活》

製作團隊

羅靜雯
導演/
編劇

資深劇場導演、編劇及演員。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系,獲實踐哲學文學碩士;並於Columbia College, Chicago主修Film & Video,獲藝術學士學位。

 

前中英劇團成員,期間憑《一般守則》獲得由香港藝術中心和海豹劇團聯合主辦的「香港舞台上」獨幕劇劇本寫作比賽冠軍。 2002年離開中英劇團,創辦【影話戲】。負責編導劇團大部份作品,近期的作品有《我的50呎豪華生活》及《報案人》,其中《我的50呎豪華生活》在第7屆香港小劇場獎 (2015年) 榮獲「最佳整體演出」、「最佳劇本」及「最佳舞台效果」獎,以及第24屆香港舞台劇獎 (2015年)「最佳佈景設計」;而《我的50呎豪華生活》及《報案人》同獲第24屆香港舞台劇獎 (2015年) 十大最受歡迎製作獎。

 

羅氏亦著力於拓展到海外作戲劇文化交流的機會,多年來,劇團足跡遍及蘇格蘭、上海、台灣、新加坡、廣州、菲律賓及澳門等地。羅氏也參與影視創作,包括編寫香港電台單元劇《帶菌者》、《給子清的信》、《四海一家》及《活在邊緣》首集《一路走下去》等,而《帶菌者》和《給子清的信》分別在紐約國際電視電影節榮獲銀獎及銅獎。

 

另外,各大專院校也曾邀請羅氏擔任兼職戲劇導師,包括嶺南大學(綜合學習課程)、香港藝術學院媒體藝術系(編劇課程)、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及戲劇學院)。羅氏現為香港戲劇協會舞台劇獎評審委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及藝評員、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閒時會撰寫劇評及戲劇文章,文章散見於《新報》、《信報》及《字花》雜誌。

莫美嫦
監製

Eliter對戲劇藝術具有濃厚興趣,自1985年於浸會學院校外戲劇證書課程的畢業作擔任演員和服裝助理至今,曾參與不同劇團的劇場製作,並廣泛涉足不同的崗位,尤其專注藝術行政工作。2012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創意產業管理(藝術及文化) 」(Creative Industries Management - Arts & Culture),以良好成績取得深造文憑(Postgraduate Diploma with Merit),同年畢業於嶺南大學實踐哲學文學碩士 (Master of Arts in Practical Philosophy with Distinction),1997年修畢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的「東西方戲劇證書課程」(Certificate in East/West Theatre Studies)。閒時喜歡鑽研哲學及撰寫戲劇評論,曾以不同筆名投稿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現為「藝PO人」。2015年1月,獲美國哲學輔導員協會APP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Practitioners Association) 頒發執業證書,並為該會之會員。

趙健
編劇

舞台劇在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喜歡看,所以參加了一些編劇和表演的課程。就這樣,和羅靜雯老師結緣。人民生活系列第一部《我的50呎豪華生活》,對於很多人來說,劏房可能只是個概念。《盛宴》則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任何人都離不開一日三餐。《盛宴》讓我感到殘酷,人的殘酷,生活的殘酷。其實,原本就是這樣的,為甚麼要美化它或者輕視它?!只有正視它,才會反思,才會改變。

袁曉珊
編劇

喜愛文字,文字所不能說清的便交予劇場。活著只求弄得明白。

梁偉傑
演員

自由身劇場工作者、舞踏舞者、一人一故事劇場表演者。2015年香港小劇場節提名最優秀男演員。由1997年參與一人一故事劇場。並於2007年開始實驗一人一故事劇場表演形式(時刻劇場) 。2012至14年連續舉辦三屆香港舞踏節,2013年台北藝穗節(時刻劇場)。近年參與演出;影話戲《我的50呎豪華生活》、《防疫禁區》•舞踏「聊齋志異」•無人地帶《人‧椅‧龜》‧《日落前後的兩之種造愛方式》‧《代理亞媽教‧Miss Margarida’s way》香港、北京演出•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吳仲賢的故事》•墾井聚《一人一故事劇場》•世鈞‧海潮《盂蘭盆‧祭2001》。E-Run 製作《恍惚》‧《莎樂美E-Run版》‧《沙律殺人事件》。前進進劇團《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導演實驗室》。許鞍華電影《千言萬語》,陳耀誠2003年電影節電影《吳仲賢的故事》,等。

 

致力投身戲劇教育工作,曾替不同社福機構及學校籌辦各類戲劇活動及表演工作坊,由戲劇排演、表演訓練、舞踏表演、論壇劇場、一人一故事劇場、Theatresports、即興練習及至面具及木偶扎作等。

陳冠而
演員

跨媒介創作,任劇場導演、演員、編劇及形體創作等。創立小息跨媒介創作室(littlebreath.com);近期作品:小息跨媒介創作室《靜默邊境》、《靜默。邊境族》、《邊境國》及《女身饗宴》、前進進戲劇工作坊《A貨革命》(編作及演出)。最近放慢腳步,更認真的生活與思考。

 

近期演出: 「i-Dance Festival」《愛跳一分鐘》、舞蹈錄像《哀溺文》、進劇場《安蒂崗妮》及《樓城》、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七個猶太小孩》、《A貨革命》及《耳搖搖》、不加瑣舞踊館《英雄@過期》、影話戲《我的50呎豪華生活》、方褀端X成博民《眾聲喧嘩(    )》、眾聲喧嘩《夢幻劇》、許翱鱗《誰釣的湖垂釣的魚》及錄像《I Hope You Don’t Mind》、白日劇場《學習時代》等。

個人網頁:chankwunfee.wix.com/chankwunfee

郭嘉熹
演員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中文系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唱會學院(主修表演)畢業,現為自由身編劇、演員、戲劇導師。

麥盈湘
演員/
編劇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為《我的50呎豪華生活》的編劇(文本)及演員(重演)之一。曾參與多個劇團的製作,包括影話戲、愛麗斯實驗劇場、105劇團、捌揪壹、戲隨意集、人間搞作等。

黃清俊

演員

劇場自由人。香港註冊社工。曾為中英劇團全職演員,參演劇目超過六十多齣,並獲第四屆香港舞台劇奬最佳男配角(喜劇/鬧劇)。其間亦有參與編劇及導演工作。現將進修劇場教育工作。

孫惠芳

演員

2001年至今 ,出任「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總監,並先後於2001、04及05年赴美國紐約、密芝根州及蔓斯菲市進行考察及接受美感教育培訓。現主力為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策劃藝術教育計劃、培訓教學藝術家及帶領教師培訓工作坊。此外,由2008至今為【影話戲】劇團董事局主席,另由2011至今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藝術顧問。

 

黃氏曾為中英劇團全職演員,參演劇目超過六十多齣。近年演出包括「影話戲」《冬之祭》《我的50呎豪華生活》,「進劇場」《第三盒卷五 》及《安蒂崗妮》,「瘋祭舞台」《與貝克特尋找快樂的日子》。

 

陳家濠
影像設計

畢業於專業教育學院,修讀創意媒體高級文憑。舞台影像工作包括《回憶是美好的!?》,樹寧現在式單位《小雄蟲俠》,香港影視劇團《歌聲無淚》,DGhouse《叁拾謊者》,中英劇團《新光演義》《留住埗城香》《觀塘人情味》,盛世天劇團《相如追夢》,影話戲《我的50尺豪華生活》《報案人》。曾參與各種場合的錄像工作,為各類型演唱會,晚會擔任LED/projector錄像處理/設計。

張力行
佈景設計

主力於後台製作,曾參與多個職業、業餘劇團及商業機構之舞台製作,亦參與各項設計工作,憑《我的50尺豪華生活》獲第二十四屆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及第七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作品有:影話戲《我的50尺豪華生活》、影話戲CM Teers《可有「怦然」過》《青春禁忌遊戲》《攻心》《女旅》、拉闊劇團《婚姻這種邪教》《上課不要看小說(台灣版)》、六四舞台《王丹》、創典舞台《我們之間》(首演及重演)《上司已死》、怕怕丑丑《豪華衣帽間》《大成小士多((首演、第三、四分店))》《小街頭大明星》、彩虹劇社《國民跣低教育》、壹團和戲《黃雀》《城外甲子》、捌秋壹劇團《大帽山自梳女鬼》、楚城《難忘郁達夫(首演)》、近景魔術表演The Ace Assembly《The Art Of Deception》任佈景設計等。

盧韻淇
佈景設計

香港大學建築系文學士。畢業後同時在系內擔任Visual Communication 課程的教學助理及於王維仁建築師事務所任建築師助理。08年於倫敦RHWL Architects 事務所擔任建築師助理,參與項目包括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英國館)。 09 年獲助學金到耶魯大學修讀舞台設計碩士課程,並於10年獲頒 The Donald and Zorka Oenslager Scholarship in Stage Design。校內參與設計作品包括《Eclipsed》, 《Orlando》, 《慾望號街車》及於耶魯小劇場策劃演出及設計高行健作品《彼岸》。在留美期間於紐約隨多位舞台設計師工作,參與節目包括Williams Town Festival 《After the Revolution》, 及外百老滙作品The Pearl Project 《The Encounter》 TheatreScene 《Microcrisis》 等 。

楊秀卓
裝置設計

畢業於香港大學,修讀藝術和比較文學。於八、九十年代,曾是一位活躍的藝術家。後來投身教育工作,教了十八年視藝科,兩年前退休,至今教學熱誠未減,仍以駐校藝術家身份走進校園,繼續接觸學生。期望以藝術打開年輕人視野,認識世界,關心社會,為實現一個公民社會作好準備。

崔婉芬
燈光設計

香港資深燈光設計師及教育者。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1990獲亞洲文化協會奬學金後於耶魯大學及印第安納大學深造燈光設計。

 

合作的劇團包括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和中英劇團等。目前仍致力於本地和海外的燈光設計,演出遍及荷蘭、蘇聯、新加坡、韓國、加拿大、美國、中國大陸及澳門。

 

從事燈光設計二十五年,曾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十屆舞台劇獎:優秀青年科藝設計獎」; 及在香港話劇團製作的《旋轉270》及《盲流感》榮獲第十四屆及第十六屆「最佳舞台燈光設計獎」。

 

現為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HKATTS”在國際舞台及技術人員協會“OISTAT”中擔任”戲劇教育”與”燈光設計”委員會委員。

 

她曾獲邀到中國中央戲劇學院,芬蘭赫爾辛基戲劇學院和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講學。在瑞典和中國國際燈光會議上作客席講者.崔氏目前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舞台燈光設計。

何世亨
燈光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舞台燈光設計。曾獲 The Doris Zimmern獎學金,春天舞台獎學金及香港話劇團燈光助理獎。曾到赫爾辛基芬蘭戲劇學院交流半年。現為全職自由身工作者,主要從事舞台、藝術展覽、演唱會、發佈會、建築工程等之燈光設計、顧問及編程,技術總監,教育及視頻系統設計等工作。近期設計作品包括 : 7a班戲劇組《灰闌》 (重演);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新視野藝術節 2014《海達.珈珼珞》;《我的 50呎豪華生活》(香港首演及重演,愛丁堡重演,台灣重演);香港理工大學駐校藝術家計劃《老舍茶館》;2013綵燈大觀園「悅滿中秋」燈光音樂匯演;永泰世界主題公園彗星劇院;澳門聖保祿學校禮堂;香港海洋公園威威劇場《海洋小勇士》; —王仁曼芭蕾舞學校明日之星 2013《歌碧麗亞》;香港迪士尼樂園黑色世界之《詭墳學院》。

 

近期編程工作包括 : 香港賽馬會社區藝術雙年展2015《The Flaneur & The Fervent Fire》;香港文化博物館《潛行夢空間-半記憶的夢》;《The Infinite Nothing》第 56 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杜老誌》舞台劇 (首演,九月重演及一月重演)

溫新康 @Freelancer Production
音響設計

溫氏為Freelancer Production Company之始創人之一,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主修舞台音響設計及音樂錄音,獲學士榮譽學位。曾參與製作包括:影話戲《我的50呎豪華生活》(台北重演)、《少了那藝術習作》、團劇團《天使撻落新都城》、Metro-Holik Studio 《重遇在最後一天》(廣州重演)、《突然獨身》、《飄浮在22°17′ 114°08′》、 結界逹人《麻甩梟雄》、香港話劇團《教授》(首演及重演)、《半天吊的流浪貓》、《玩謝潘燦良﹣光媒體的詩》、《彌留之際》、Kearen Pang Production《29+1(8次方)》、《月球下的人》、風車草劇團《廚師J與侍應F》、 三條友仔製作《三個麻甩一個騷》(首演及重演)等。曾為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媒體藝術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全職技術員,及於舞台及製作藝術短期精研課程兼職任教。現為自由舞台工作者和演藝進修學院兼職任教。

丁美森
舞台監督

參與舞台表演工作廿多年,曾與無數的業餘及職業劇團合作,如中英劇團、香港話劇團、影話戲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等。現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曾經參與的舞台工作範疇包括: 導演、演員、化妝師、木偶及皮影師、舞台監督、佈景設計及道具製作、技術統籌及製作統籌等。近期亦參與沙畫創作的技術統籌,並積極參與傳統戲曲的改良與發展。

朱家維
助理監製/
助理舞台監督

香港理工大學畢業,曾為理工劇社幹事。畢業後放棄從事工程工作,輾轉成為一個舞台工作者。現為影話戲的行政主任,亦跟隨綠葉劇團藝術總監黃俊達學習形體創作,同時喜愛農業耕作,希望能結合形體劇場和環境劇場的元素,尋找自己的創作方向。

 

近年曾參與演出:TOMOTO Theatre《成人禮》(監製),《成人禮2.0》(香港演出及臺北藝穗節2014) (監製及演員),《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香港演出及臺北藝穗節2015)(形體指導);不是空間《仲夏夜之夢-那些在夢想之間的事》(演員),《不是伊索之當詩在草原上消逝[Ver. 尚未完成]》(執行舞台監督),《慈善星輝帝女花 之 你就愛來這一套》(監製及製作經理);牆頭草劇團《婚守.分手》(執行舞台監督);綠葉劇團《我要安樂死》(臺北藝穗節2014) (助理舞台監督),《孤兒 2.0》(西安演出)(技術執行)。

bottom of page